连日来,一股融合军人铁血与深情的暖流,在新疆大地奔涌。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教育厅联袂开展的“老兵永远跟党走——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报告暨老兵宣讲进校园”系列活动,如同一堂“行走的思政大课”,从巴州田野、伊犁校园、阿勒泰边关,最终汇入吐鲁番的绿洲,四地深情开讲,点燃万千心灵!
一支由优秀退役军人组成的“红色宣讲团”,肩扛使命,心怀赤诚,深入乡村田埂、军营战位、校园讲堂。他们以“泥土味”的语言、“硝烟味”的故事、“家国情”的热忱,生动诠释“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军人风骨,铿锵宣示“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誓言。所到之处,各族干部群众、部队官兵、青年学子无不动容,奋进力量在天山南北凝聚!
全区盛会:吐鲁番奏响最强音
6月17日下午,四地宣讲的忠诚强音,在吐鲁番迎来高潮!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在此隆重举办全区系统“老兵永远跟党走——最美退役军人”宣讲报告会。会议以吐鲁番市为主会场,视频联通全区14个地(州、市)及县(市、区)分会场,构筑跨越山河的“云端精神殿堂”。
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书记毕晓鹿,厅党组副书记、厅长余斗星及其他厅领导在自治区分会场和吐鲁番市主会场参加此次活动,由退役军人先进典型组成的宣讲团,结合四地积淀,以更鲜活、更富感染力的方式,深情讲述在党旗下坚守本色、服务边疆、振兴乡村的奋斗人生,展现新时代退役军人忠诚报国、奋发有为的“最美”群像。
四地足迹:忠诚镌刻大美新疆
巴州:军营田野回响忠诚
库尔勒下阔什巴格村,戎装老兵军功闪耀:“乡亲们,这双手,曾握钢枪守国门;今日握锄头,带老乡奔小康!”讲述“战场”转“田野”——引良种、推技术、办合作社,坚毅神情与裤脚上泥土是无声的誓言。驻疆某部基地,一位“两弹一星”亲历者泪抚戈壁旧照,声如洪钟:“当年我们在戈壁沙漠里沙拌饭下肚,心中铭记‘一切为了祖国’!看!一座座沙丘,都是见证战友们献身国防许党报国的时代烙印!”年轻官兵热泪盈眶,掌声如雷致敬忠诚。
伊犁州:青春讲台点燃志向
伊犁师范大学内,老兵化身“乡村振兴实践者、民族团结促进者、红色基因传承者”。从“边关冷月”到“建设热土”的故事叩击学子心扉:“军人的号角,永远朝向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一位大学生退役士兵在笔记本上写着:“到边疆去!到基层去!”陆军某边防部队营区,新兵老兵共话传承:“战友们,钢枪型号在变,但握枪的手——守护山河的忠诚永不褪色!”老兵孙超话语铿锵,引发热烈共鸣:“请放心!‘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我们接力传承!”
阿勒泰地区:风雪边关铸就丰碑
在阿勒泰职业技术学院,“铿锵雪菊”李红菊展示泛黄巡逻照:深没膝的积雪,刀割般的寒风。“脚步从未停歇!这就是戍边忠诚!”老兵们以“军营成长史”与“退役奋斗史”绘制“国家至上”信念图。学院领导赞叹:“他们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活教材’!”在可可托海“功勋矿脉”前,老兵居海林轻抚岩壁凿痕:“先辈们在零下50度的极寒中,一锹一镐为国家尊严奠基!挖出的是矿石,铸就的是精神丰碑!我们要把可可托海的精神讲给更多的新时代青年!”寒风诉说着荡气回肠。
吐鲁番市:赤诚宣讲厚植情怀
亚尔镇新城西门村,老兵用“苞谷馕”式大白话讲述“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赤胆忠心。带领村民发展特色种植增收的故事引发共鸣,爱党爱国的种子深植沃土。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一位满襟军功章的老兵轻抚勋章哽咽:“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一个人,更属于把青春热血献边疆的全体战友!这是我们共同的荣光!”他24年默默资助贫困学子的事迹动容全场。学生代表阿依古丽誓言铿锵:“平凡岗位因坚守而铸就伟大!我们要传承精神火炬,勤学报国,响应时代召唤!”
此次“老兵永远跟党走”主题宣讲活动,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的一次生动实践和深情答卷,是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的播火之路和创新之举。通过优秀退役军人的榜样引领,将对党忠诚的坚定信仰、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深沉厚重的家国情怀,像种子一样播撒到广袤的乡村大地、火热的军营哨所、充满希望的校园课堂,有效激发了社会各界的爱国热情与责任担当,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疆篇章注入了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动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