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延安迎来许多参观者。延安位于黄土高原,开凿窑洞居住,是这里的特色。
窑洞和其他建筑如今是宝贵的遗迹——从抗日军政大学和炮兵学校的旧址,到荒地中开垦的农场和日军战俘的住地。
延安时期新华社编辑在窑洞内工作。1937年1月,党中央迁驻延安,这座城市成为敌后抗战指挥中心。新华社发
1937年1月,党中央迁驻延安,这座城市成为敌后抗战指挥中心。
陕西延安干部学院科研部部长刘凡超说,抗战后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根据地达到近100万平方公里,近1亿人口,占全国人口四分之一。
日本工农学校学员在进行学习讨论。(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提供)
人民战争让日军陷入泥潭
杨家岭毛泽东旧居窑洞陈设简朴:木板床、木桌、油灯。
距此不远的延安桥儿沟也吸引了众多访客。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借用此地召开。会议强调,长期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能胜敌,要树立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原则、军事上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
事实上,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三天,中国共产党就率先发表抗日宣言。1935年的瓦窑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促成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陕西延安干部学院梁家河分院副院长曹蓉说:“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民族大义为重,积极推动、促成并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起全民族的抗战力量,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
以延安为中心,八路军、新四军和党领导的其他抗日武装,在广大农村开展游击战,形成与正面战场相配合的敌后战场。
1941年,14岁的张欣参加八路军。“日本人占领的很多地方都是城市,我们就到乡村去建根据地,乡村多大啊。”他回忆。
八路军武器落后,但作战英勇。老兵刘乙丑的头、背和手上留有伤疤。“哪次战斗不是负伤就是牺牲,一个连一百四五十人,能回来四五十就不错。那时只想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他说。
战后不少日本老兵在接受采访时讲到,中国战场最难打的是八路军。
日军试图围歼太行山八路军连遭失败,不得不两易指挥官,又派来山地战专家阿部规秀中将,但他刚到就被八路军伏击击毙。
日本老兵提得多的,是八路军跟老百姓一条心。村民表面上服从日军,背地里却给八路军送情报、运物资,甚至自己拿着武器上阵。
在各个根据地,党发动村民组成自卫队,他们一手握锄头,一手拿枪杆。日军分不清谁是兵谁是民。
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寺内寿一曾在谈到1938年“治安肃正作战”时说,八路军和民兵的“游击活动更加统一,其行动极为猖獗……所谓治安恢复地区,实际上仅限于主要交通线两侧数公里地区之内”。
日本的二战研究者广中一成说,日军1937年开战时曾预计短则1个月、长则半年就能结束战争。日本未能“速胜”,一个重要原因是八路军在华北打持久战,牢牢牵制了日军。如果八路军被歼灭、华北完全沦陷,日军就能全力进攻国民党军,战争或许不会持续8年,日本有可能很快占领整个中国。
日本工农学校部分学员在延安宝塔山的留影。(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提供)
为消灭中共抗日武装,日军不停发起“扫荡”。在1942年5月的一次扫荡中,日军在河北省定县北疃村对军民使用毒气,杀害了近千人。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馆长李宗远介绍,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本侵略者逐渐将主要兵力用于打击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但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抗战胜利时,抗日根据地达到19块,人民军队发展到约132万人,歼灭了日、伪军171.4万余人。
“党真正实现了全民动员、全民皆兵、全民参战。”李宗远说,“这使中国度过最为艰难的相持阶段。”
“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无法分出更多兵力投入太平洋战场。”刘凡超说,“中共坚持抗战也鼓舞了全国人民,使得顽固派不敢轻言投降。”
东方主战场的灯塔与希望
毛泽东同志曾居住的凤凰山窑洞也迎来大批访问者。1938年5月,他在这里撰写了光辉著作《论持久战》,批驳“亡国论”和“速胜论”,阐明抗战必胜,并认为战争要经过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
“虽然只是在窑洞一隅,毛主席却看到了世界的大势。他相信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刘凡超说。
延安作为全国抗战的政治指导中心,吸引了成千上万进步青年、爱国人士前来。
诗人何其芳这样记录1938年初到延安的见闻:“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
一批西方作家和记者也来到延安寻找中国未来的答案。英国学者拉纳·米特在《中国,被遗忘的盟友》一书中写道:“延安依靠坚决抵抗的策略获得了强大的力量,就像一座灯塔一样吸引了大量移民。1937年至1940年,约有10万人涌入延安。”
延安保留了抗日军政大学旧址。这里培养了数万名擅长游击战的干部。
“南泥湾大生产”等自力更生运动则使根据地实现丰衣足食。侯秀珍是359旅老兵刘宝斋的儿媳,她向访客讲述,当年战士们如何在狼豹出没的荒野,开垦出良田,满足打仗和生活的需要。
7月10日。这是位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旧址(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人们在延安自然科学院的窑洞旧址看到,技术人员把边区盐产量提高了五到六倍,并建起枪炮弹药工厂。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被延安作风打动,断定这支军队具备战胜一切对手的“东方魔力”。罗斯福总统与斯诺长谈,决定派遣美军观察组到延安。
今天延安中学的校园内保留着当年美军观察组住过的“豪华”窑洞宾馆。当时中美合作的领域,包括了通信、交通、情报、游击战、气象观测、爆破和新武器等。美军观察组的报告对中国共产党予以正面评价,并将延安的民主政治介绍给世人。
延安革命纪念馆里有一张黑白照片:一张大桌上摆着几个碗,桌后站着一队老乡,手握豆子按序投进碗中。这是陕甘宁边区民主选举干部的场景。有这样一首歌谣:“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丢,选好人,办好事,投到好人碗里头。”
选出来的有党员,也有非党人士,形成“三三制”政权,共产党员、左派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体现。
纪念馆里展示了延安时期的“十个没有”,包括没有贪官污吏、没有人发国难财、没有娼妓、没有叫花子等,这与国统区不一样。访问延安的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说:“共产党在和国民党相形之下是光耀四射的。”
民主人士黄炎培感慨于延安的民主氛围与廉洁作风,写下《延安归来》,向全国传递“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信念。
1942年,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的运动在全党展开。“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来推进,为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卢晓娜说。(韩松 陈钢 娄琛 白旭)
相关文章